“暑假来临,大家千万看好自己的孩子”“器官移植,直指儿童”“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最近,部分网民在网络对“上海成立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一事进行如此解读,并配发相关视频,引发了议论。

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相关言论是对今年5月21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立“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的歪曲解读,实为罔顾事实的恶意关联、阴险影射、造谣诽谤,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记者采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澄清。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会小儿外科专科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董岿然教授告诉记者,儿童器官移植是点燃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生命之光的关键技术,也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对于一个城市、一家医院临床综合诊疗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国家卫健委对于器官移植机构资质的审批是非常严格的。目前国内三级儿童专科医院中也仅有极少数具有器官移植资质,复旦儿科是上海市唯一同时具备心、肝、肾器官移植资质的儿童专科医院。

儿童器官移植手术中的器官是如何获取的?专家强调,对于每一例潜在器官捐献病例需要经过院内、市级专家两个层级的审核,确认疾病状况符合器官捐献指征,才能由市卫健委指定的OPO单位和官方认证的器官捐献协调员来启动后续器官捐献流程,最终的器官捐献和获取也是由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器官捐献协调员共同见证。另一方面,政府建设“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简称COTRS)”平台,统一管理全国的器官捐献与分配,每一例等待移植的病例都需要在此系统内进行登记。按照供受体双方双盲的原则,COTRS系统有详细的分配规则,包括年龄、地区、疾病状态评分等,促进每一个捐献的器官都能分配到合适的受体患者。

目前儿童开展的心、肝、肾等三种大器官移植中,肝移植主要是亲体肝移植,绝大部分为患儿的父母供肝。心脏移植的供体均源于COTRS系统网络分配,儿童肾移植的供体来源大部分也是COTRS系统,只有少部分来自亲体供肾。而无论是COTRS网络分配,还是亲体器官移植,都需要在移植手术前进行伦理审查,伦理审查的材料也是有明确的要求,不能遗漏任何一份佐证材料。尤其是亲体移植,除了书面材料之外,还要对捐献供体的亲体本人进行面谈和审查,确认不存在买卖器官的“假亲体”情况。

数据显示,自2022年8月儿科医院获批器官移植机构资质至今,已累积开展器官移植手术达116例,其中肾脏移植102例、肝脏移植10例和心脏移植4例,也是国内2023年肾移植手术量最大的儿童专科医院,实现包括“极低体重双供肾整块”肾移植、极低体重供肾(<5kg)单肾移植、高PRA预致敏受者二次肾移植、跨代亲属供肾儿童肾移植等高难度技术突破。医院严格遵循国家卫健委关于器官获取和分配制度,提升器官移植技术水平,保障移植的质量和患儿安全,还曾对全国儿童肾移植推进作出重大贡献,明确了儿童捐献肾脏优先用于儿童的基本原则。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生命的希望。复旦儿科医院院长王艺教授说,医院组建大器官移植中心整合心肝肾移植团队,以及重症医学、麻醉等多学科支撑团队,完善“移植前评估-登记-手术-移植后随访”的全链条多学科体系,为的是更好满足患儿需求,保障儿童生命健康。

个别网民罔顾科学,对此恶意解读,不仅是无底线造热点、制造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更是漠视公共利益,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相关不实消息发布后,还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与青少年失踪案件无端关联,成为恶意抹黑中国的炮弹,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针对这些不择手段的造谣行为,广大网友要注意甄别,勿被这些虚假信息带偏节奏。相关谣言的发布平台更应切实负起责任,不能为这些违法信息提供丝毫生存土壤。

据悉,网信部门已对相关言论介入调查,并将相关违法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处置。

(原标题为《上海成立儿童器官移植中心,家长要“看好自家孩子”?这样的影射关联是恶意造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